在許多涉及密封性要求較高的場景中,微漏測試至關重要。以下為您詳細介紹微漏測試的常見方法步驟。
首先是準備工作。要確保測試環境相對穩定,溫度、濕度等條件不會對測試結果產生較大干擾。準備好合適的測試設備,例如高精度的檢漏儀,同時對測試設備進行校準,保證其測量的準確性。另外,還需準備好待測試的物品,確保物品表面清潔,無雜質、油污等可能影響測試的因素。
接下來是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。常見的微漏測試方法有壓力衰減法、氦質譜檢漏法等。壓力衰減法是基于理想氣體狀態方程,在密封空間內充入一定壓力的氣體,經過一段時間后,測量壓力的變化。若有微漏,壓力會因氣體泄漏而降低,通過精確測量壓力的衰減量,可判斷是否存在微漏以及微漏的大致程度。氦質譜檢漏法靈敏度極高,利用氦氣作為示蹤氣體,將氦氣充入被檢容器,若有微漏,氦氣會泄漏出來,通過氦質譜檢漏儀捕捉氦氣信號來確定漏點及泄漏量。
選定方法后,以壓力衰減法為例,開始具體操作步驟。第一步,將待測試物品進行密封,連接好充氣裝置和壓力測量裝置。確保連接緊密,無額外的泄漏點。第二步,緩慢向密封空間內充入氣體至設定壓力值,充氣過程要平穩,避免壓力波動過大對測試造成影響。第三步,關閉充氣閥門,進入保壓階段,開始計時。在保壓期間,密切關注壓力測量裝置的數值變化。第四步,達到設定的保壓時間后,記錄此時的壓力值,并與初始壓力值進行對比。若壓力衰減超過了允許的誤差范圍,則判定存在微漏。
若采用氦質譜檢漏法,首先要對待測物品進行抽真空處理,以排除內部空氣等其他氣體的干擾。然后向物品內充入一定量的氦氣,再利用氦質譜檢漏儀沿著物品可能的泄漏部位進行掃描檢測。一旦檢測到氦氣信號,檢漏儀會發出相應指示,據此可確定漏點位置及泄漏量。
完成測試操作后,要對測試數據進行記錄與分析。詳細記錄測試時間、測試條件、壓力變化數值或氦氣泄漏量等關鍵數據。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,不僅可以判斷物品是否合格,還能為后續改進產品密封性提供依據。
最后,對測試設備進行清理和維護。清理測試過程中可能殘留的氣體、雜質等,對設備進行必要的保養,確保下次使用時設備處于良好狀態。